1. 時事聊聊
  2. 外商保險公司又減1,在台外商保險公司剩四間

外商保險公司又減1,在台外商保險公司剩四間

外商保險公司
avatar
Hortence
最後更新2022/06/15 發表於2023/02/04

外商保險公司又少一家!美商康健人壽今年併入美商安達集團


本月初(6/2)金管會宣布准許安達集團取得康健人壽100%的股權,也就是美商康健人壽將併入美商安達集團,目前擬定為今年內完成合併,屆時台灣壽險公司總數將自22家降至21家。


事實上不僅美商康健人壽,近年已有許多外商保險公司紛紛自台灣撤資。根據統計,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近13年內已有12家外商保險公司撤台,或轉手部分業務,包含:荷商ING安泰人壽、英商宏利人壽、美商大都會人壽、英商保誠人壽等。


在台外商保險公司從最高峰有超過20間,到現在僅剩4間。為什麼外商紛紛選擇撤出台灣市場呢?而外商保險公司撤台,對台灣保戶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為什麼最初外商保險公司會選擇來台灣?


1987(民國76)年當時台灣正處於經濟起飛時期,在美國不斷的要求下,台灣首次開放美商保險公司在台灣設立分公司,並且在民國83年全面開放各國保險公司在台設立公司。


在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市場利率很高,民國70年利率甚至來到10.25%。外商保險公司看準了高利率、經濟發展性極好的台灣,因而爭相前來投資保險事業,尤其是販售高利率、長年期的儲蓄保險。



盤點三原因,導致近年外商保險公司紛紛撤資台灣


利率降低、長年期商品逐漸不受歡迎


外商保險公司最初選擇來台,是因為當年台灣的利率高,但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利率不斷下探。而外商保險公司主打的長年期儲蓄型保險,也因為利率降低、台灣保險政策調整,再加上國人近年已不再喜愛長年期保險,因此漸漸退出市場。


利率降低、市場變小,加上金融海嘯影響,安泰、南山等保險公司便決定於此時撤出台灣,將資金調回母國。



政策改變、儲蓄險引發資本風險


近年國際間有許多政策改變,如國際會計準則17號(IFRS 17)、清償能力第二代指令(Solvency II)等,這些政策使得保險公司必須重新計算公司損益,將過去大量銷售的高利率儲蓄型保單,所產生的大量虧損認列進負債當中。


面對新增加的大量負債,保險公司若要重新維持損益平衡,必須進行增資。此時便有更多外商保險公司決定放棄台灣市場,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個案例,便是以1美元出售給第一金金控的英國英傑華人壽保險公司。



外商限制多,較難與本土金控競爭


台灣法規對外商投資的規範較為嚴格、限制也相對多,使得許多外商保險公司之母公司對台灣的投資策略也跟著趨於保守。反觀台灣許多本土保險公司,因通常具有大型金控體系背景,能夠共享集團資源,因此本土保險公司能夠更有彈性與膽量設計出更具競爭力的商品。


當同一類型的商品,本土保險公司的商品,總是比外商公司的同商品便宜,最後演變為削價競爭時,外商公司便容易處於弱勢,許多外商保險公司因此選擇退出台灣。



當外商保險公司撤資台灣,原保戶會不會受影響?


雖然不斷有外商保險公司撤資台灣的消息,但是對保戶而言影響其實是很小的,因為若保險公司因併購產生契約移轉,所有的合約條件通常都會與原保單的條款內容相同,不論是費率、保障項目、理賠方式、保單借款、保價金等皆不會因保單變換新的保險公司而受到影響。因此若手上擁有的保單為正準備撤出台灣的外商公司所販售,也不需要緊張。



推出新型商品、本土化 外商保險公司立足關鍵


民國70~80年代,許多外商保險公司因台灣的高利率與許多未開發的市場前來台灣設立分公司,然而在金融海嘯後也因全球利率不斷下跌、加上許多政策上的改變連帶影響主要販售的商品,使得許多外商保險公司不得不選擇撤資。近年則因國內金控體系保險公司相對具有競爭力,導致外商公司的持續退出。


然而仍然有幾間外商保險公司仍持續在台灣市場發展,像是以投資型商品為名的法商法國巴黎人壽保險公司,因其販售之投資型保險在台灣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所以仍以外商的身份在台灣保險市場中立足。另外最早為本土創立,但後改由美商投資長達40年的南山人壽,則在十年前轉型為本土企業,也持續在台灣保險市場中佔據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