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候選人提出全民納保長照險政見


台灣將於2025年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也就是平均每5人即有1人年齡超過65歲,再加上少子化問題嚴重,扶養比將嚴重失衡,對家庭與社會的首要衝擊便是「長照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一生平均長期看護需求時間為7.3年,若家中有需照護對象,每日約需花費11小時在照護上。另外花費方面,一次性器材、看護費用、尿布、醫藥費等固定雜支加總,每年約需花費50萬元,長期照護無論是時間或是金錢成本皆相當高。


總統大選即將來臨,有候選人針對長照問題提出改善政策,計畫將長照險納入社會保險體系,比照全民健保由政府主導,實施全民納保,以實現政府、企業與民眾共同分擔全民長照風險的目標。不過將長照險納入社會保險,是有可能做到的嗎?



長照納入社會保險的可行性 - 先看看各國案例


各國實例一:日本由政府與民眾共同分擔保費


高齡化、少子化是先進國家共同面臨到的人口問題,許多國家皆有針對長照問題制定政策,其中已有部分國家選擇將長照險納入社會保險的一環。以老齡人口比例最高的日本為例,日本自2004年開始實施介護保險制度(即長照保險),年滿40歲的日本國民即強制加保,須負擔50%保費,剩餘的50%來自政府一般稅收。概念與我們憑健保身份就醫類似,當65歲以上的日本國民在使用長照服務時,可由政府補助90%的費用,民眾只需支付約10%的自負額。


各國實例二:荷蘭政府強制全民納保,民眾須支付全額保費


另外,以社會福利政策聞名的歐洲國家也有施行長照社會保險,如:德國、荷蘭、瑞典等。其中較特別的是荷蘭,在荷蘭所有的居民包括在當地工作的外國人都須強制納保,保費會直接從薪水中自動扣繳。當被保險人受評估確定需要得到照護,便可以選擇實物給付(如提供醫療)或現金給付等。


而不論是日本、荷蘭以及歐洲各國,其長照保險政策皆已施行了約20年的時間,因此以國際的案例來看長照納社保的方式確實是可以執行的。



台灣有可能執行此政策嗎?


事實上,台灣長照險社保化在過去即有人提出此政策,不過直至今日都沒有達成,可見雖然國外目前已有許多成熟的政策可以借鏡,但是實際要施行,還是會面臨許多問題。


問題一:財政壓力持續


長照險納入社會保險最大的疑慮,就是恐怕有天會面臨和勞健保相同的破產危機。台灣租稅負擔率僅12%多,且7成用於政府法定支出,預算十分有限。加上少子化嚴重、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繳納保費的人將越來越少,政府稅收可能無法因應逐年增加的長照需求。若政府的財政壓力無法緩解,便難以維持長照社會保險運作。



問題二:長照機構無法應付大量需求


另外當長照險變成社會保險,長照需求將大幅增加,此時長照機構是否有足夠人力、資源負擔大量的需求,將會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根據統計,台灣2017年的長照需求人數為73萬人,推估將在2026超過百萬。然而經推估,若要足夠因應百萬人的長照需求,總計住宿機構人力、護理人員、社工等照顧產業仍有7萬人的空缺需要填補。因此,一旦政府啟動長照社會保險,長照系統將無法負荷。而該如何翻轉長照產業形象,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將會是政府需要多加著墨的部分。


問題三:資方反對,可能將成本反映在勞工身上


目前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是傾向由雇主負擔長照保險30%的費用,而面對突然增加的成本支出,可能會引起資方的反彈,雇主支付的誘因相對不足,便有可能將此成本反映在勞工身上,因此仍需與企業主進行協調,共同建立完善的分攤制度。



利用商業長照險替自己增添保障,比等政策優化快!


台灣現行針對長照問題已推出「長照2.0」政策因應,是為65歲以上的失能老人等特定失能族群提供「照護服務」,例如:日間照顧、家庭托顧、交通接送、餐飲服務、喘息服務等。不過目前也面臨服務項目侷限、人力不足、僅能提供基礎照護等問題。


而將長照險納入社會保險雖在國際間已有實行案例,或許在台灣也可行。然而,仍需要花時間解決財政、人力等許多問題。並且政府能提供的長照服務或補助皆相對基礎,因此若能力可及,建議大家可以自行採取行動,購買商業長照保險來替自己增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