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事聊聊
  2. 「疫情發展關鍵期!」防疫保單比一比、防疫假別與計薪

「疫情發展關鍵期!」防疫保單比一比、防疫假別與計薪

時事聊聊
新冠疫情
avatar
學保小伴 cynthia
最後更新2021/01/20 發表於2021/01/20

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新冠疫情群聚感染,短短八天已有九人染疫。新冠病毒疫情嚴峻,疫情發展邁入關鍵期。防疫重點大解析,今天帶你看防疫保單、防疫假別與計薪!



怎麼透過保單防疫?防疫假如何請、薪水如何計?



防疫保單比一比,富邦產險「疫起守護」、臺灣產險「秋冬起疫」


日常防範要做好,保險保障不可少!今天帶你看富邦產險、臺灣產險的防疫保單!兩者均不分性別、年齡、體況、職業,單一費率釐定;為一年期保單,無須疾病等待期!



(一) 臺灣產險「秋冬起疫」

若接獲衛生單位通知應接受「居家/集中隔離」、「居家/集中檢疫」、「隔離治療」其中一項處置,保險公司即定額給付「隔離或檢疫補償保險金」。若不幸遇有上述情況,保費500元可獲10萬元補償金。然若前往衛生福利部所公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第三級之地區,返國後被要求防疫處置,則不予理賠。


(二) 富邦產險「疫起守護」

若確診法定傳染病,將定額給付「住院保險金」、「關懷保險金」,且有針對「因法定傳染疾病居家隔離」提供補償。若於海外停留期間,須於當地醫療機構住院診療,富邦將給付「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保險金」。「疫起守護」專案可單獨購買,無須附加於既有的保單。


(三) 保單比一比,三大重點解析

1.若擔心疫情延燒,導致居家隔離/檢疫,影響工作與薪資,建議選擇臺產「秋冬起疫」

2.若聚焦於隔離/檢疫、自主管理、治療期間的生活開銷或薪資補償,建議選擇富邦「疫起守護」

3.臺產給付「居家/集中隔離」、「居家/集中檢疫」、「隔離治療」五大項目,相對而言,富邦不賠「居家/集中檢疫」。



防疫隔離/檢疫、隔離治療、自主健康管理定義


(一) 居家隔離/檢疫

1.居家隔離:曾與確診病例接觸者,需居家隔離14天。

2.居家檢疫:所有入境人士,均需居家檢疫14天,期間由里長、里幹事進行健康關懷。

隔離/檢疫期間不得外出,如出現新冠病毒症狀,將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若違反相關規定,最高處100萬元罰鍰。


(二) 集中隔離/檢疫

針對高風險案例,如:去年年初自武漢乘專機返台的台商,可能施行嚴格的「一人一室」隔離/檢疫措施。防範疫情所需,上述措施將限制人身自由,受隔離/檢疫者的活動範圍以隔離/檢疫房間為主,不得與附近居民有接觸。


(三) 隔離治療

當高風險案例受通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有傳染大眾之虞,則需依地方主管機關開立的隔離治療通知書,入住指定醫院的隔離病房,接受醫療處置。


(四) 自主健康管理

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曾為通報個案,然已檢驗為陰性並解除隔離條件者;曾前往「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一級、二級國家者,應盡量避免出入公眾場所,並提高防疫警覺。



防疫假別與計薪


(一) 防疫假別與計薪

疫情影響工作型態與工作能力,若出於防疫因素,需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應如何請假、如何計薪?

1.居家隔離/檢疫

員工可請防疫隔離假、特休、病假、事假。

「防疫隔離假」

-防疫隔離的原因與公務相關,雇主應給付全薪。

-不可歸責於公務時,則無強制雇主給薪;若雇主仍有給薪,則可從所得稅之所得額中加倍扣除。

「特休、病假、事假」:分別給付全薪、半薪、無薪。

值得一提的是,雇主不得將防疫隔離假視為曠職,或令員工以其他假別處理;並不得因此扣發全勤獎金,甚至予以解雇。

2.自主健康管理

若員工配合衛生主管機關的要求,主動提出在家休養的申請,可請特休、病假、事假,薪資分別為全薪、半薪、無薪。若由雇主要求員工暫止出勤,則雇主應給付全薪。


(二) 公務/非公務因素染疫

疫情延燒全球,染病風險難以監控預期,然而工作不能因疫情而廢止。若不幸因公務因素染疫,公司需對員工有所補償。

1.公務因素染疫

值得一提的是,若員工因公務因素染疫,雇主應允勞工傷病假,並給付相當於全薪的補償金;若不幸併發其他疾病、失能、死亡,雇主需就員工職業災害進行彌補,除給付全薪,並需有補償金。

2.非公務因素染疫

隔離治療、休養期間,員工可請特休、病假、事假,薪資分別為全薪、半薪、無薪。

無論隔離/檢疫,或前述之照顧者,皆可在兩年內向政府申請防疫補償金。每人每日1,000元,按日發給。實際領取日數須扣除雇主有給薪日,以及休息日、例假日、國定假日等。但該期間支領薪資或依其他法令規定性質相同之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



結語



自疫情爆發至今已有一年,震撼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大幅改變世界各國的政經運作與社會生活。除了認識防疫保單、防疫假別與計薪,疫情防堵有賴全民一心,溫馨提醒:

平時應維持手部衛生習慣;應避免出入密閉擁擠之公眾場所,且與人維持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或配戴口罩;應減少前往醫院;身體不適則應在家中觀察休息。

最後,關注保立答,帶你掌握超實用資訊,一起共度疫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