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無法預料,台灣時不時發生地震,有什麼保險可以保障?」
你知道地震險嗎?
台灣地震頻傳,規模或大或小。在921大地震後,政府規定購買住宅火災險必須加保地震基本險;若房子需要貸款,銀行也規定要投保住宅火災險和地震基本險。然而,現況是民眾投保地震險的比例相當低,約只有三成,且多數是為了申請房貸才投保的。
地震險共四類
(一)地震基本險
無論地區、房價等差異,全台費率皆為$1350/年。理賠上限為150萬元,且規定建物全損(全倒或半倒)才予以理賠,只是牆面龜裂、房屋傾斜等則不會理賠。
(二) 超額地震險
保障範圍與地震基本險相同(理賠建物全損),不同之處在於保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地震險是理賠建物造價(蓋房子的成本),而非浮動的市場價值。
(三) 擴大地震險
保障範圍不僅有建物,理賠包括裝潢(如:壁面龜裂)、動產(如:家具)等,且建物非全損也予以理賠。缺點為會根據地段、樓層、耐震程度等調整保費,費用較地震基本險高許多。
(四) 輕損地震險
輕損地震險保額較低,主要理賠裝潢和動產,建物非全損也予以理賠,是適合租屋族的保險保障。
地震險三大注意事項
首先認識四類地震險,接下來,再次提醒三大重點!要記牢!
注意一 只賠房屋造價
地震險只理賠房屋的「重建」成本,公式:每坪造價×坪數+裝潢費用。以台北市20坪的房屋為例,金額約為400萬元。
注意二 地震基本險只賠房屋全損
根據前文,日前台灣地區只有三成房屋持有人或租屋者有投保地震險,其中又以地震基本險(政策性保障)為最大宗。然而地震基本險只提供基礎保障,只賠房屋全損。
注意三 有不足額比例限制
假設房子的重建成本為400萬元,而保險的保額僅有200萬元,則稱作「不足額保險」(白話文就是,成本400萬你卻只投保200萬,代表保險公司也只須為一半的風險負責(200萬/400萬)。因此理賠時也會按不足額的比例打折理賠。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有「60%共保條款」,意即,當投保保額達造價的六成以上,保險公司就會將保險視為足額,按全額理賠。
結語
附帶一提,保戶須先投保住宅火險附加基本地震險,才能加買超額、擴大;然而,若不擁有房屋所有權,法規允許保戶直接以住宅火災險加購輕損地震險。
有了初步的認識,接著該投保了吧!趕緊著手規劃你的地震險保障!